作為一個超級愛吃、尤其著迷於異國香料風味的貪吃鬼,在臺中探索美食簡直是我的日常。這幾年,我發現臺中的印度料理真的越來越精彩,從街頭小吃到精緻餐廳都有,絕對能滿足各種渴望香料撫慰的胃口。這篇文章,就讓我這個用味蕾丈量世界的吃貨,來好好分享我的臺中印度料理口袋名單和心得吧!要知道,找到道地又合胃口的印度菜,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(尤其是在臺灣),我可是踩過不少雷(淚)才總結出這些精華的。
目錄
- 揭開印度料理的神秘面紗:不只是咖哩而已!
- 臺中印度料理地圖:我的10傢俬藏推薦(附真實體驗)
- 1. 香料共和國 (Spice Republic)
- 2. 塔塔小屋 (Tata Bistro) – 素食者的天堂!
- 3. 喀拉拉廚房 (Kerala Kitchen)
- 4. 印渡風情 (Little India)
- 5. 泰姬瑪哈 (Taj Mahal Indian Restaurant)
- 6. 馬友友印度廚房 (Mayur Indian Kitchen) – 咖哩飯外帶專家!
- 7. 阿三哥印度料理 (ASAN Indian Cuisine)
- 8. 新德里印度餐廳 (New Delhi Indian Restaurant)
- 9. 咖哩匠 (Curry Master) – 日式?印式?融合?小眾選擇
- 10. 印度先生 (Mr. India) – 道地小店風
- 臺中印度料理實用小撇步 & 我的真心話
- 你問我答:關於臺中印度料理的常見疑問 (Q&A)
揭開印度料理的神秘面紗:不只是咖哩而已!
很多人一想到印度菜,腦袋裡立刻蹦出“咖哩”兩個字(還有那標誌性的金黃色)。說實話,我以前也這樣想!但拜託,印度料理的博大精深,真的不是”咖哩”兩個字就能概括的(雖然咖哩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啦)。你知道嗎?光是咖哩基底常用的香料組合(馬薩拉)就可能多達十幾種變化,每家餐廳、甚至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秘方。這就像臺灣每家滷肉飯的醬油滷包都有自己的靈魂一樣!
- 香料是靈魂: 真的,走進一家好的印度餐廳,那股撲鼻而來的複雜香氣,絕對是第一道開胃菜!孜然、香菜籽、薑黃、肉桂、小荳蔻、丁香、肉豆蔻乾皮… 這些看似普通的香料,在印度廚師的魔法手下,能變幻出無窮無盡的層次感。我常說,印度菜是用“聞”的比“看”的先享受。那種香氣鑽進鼻腔,唾液腺就開始自動工作的感覺,超棒的!(笑)
- 餅類王國: 除了香料,印度料理的另一個主角絕對是 “餅”!種類多到眼花繚亂,各有特色:
餅類名稱 口感特色 最佳搭檔 我的小筆記 南餅 (Naan) 蓬鬆柔軟,帶點嚼勁,通常用坦都爐烤制,表面會刷上奶油或蒜泥 搭配任何濃稠的咖哩醬汁,蘸著吃超享受! 原味、奶油、蒜味、起司是最經典款,有些店還有創新口味如菠菜、馬鈴薯甚至巧克力! 羅提 (Roti/Chapati) 全麥麵粉製成,口感較樸實有嚼勁,通常不加油 搭配豆子咖哩(Dal)或較清爽的咖哩非常合適 感覺比較健康(心理安慰?),吃起來有天然的麥香。 帕拉塔 (Paratha) 類似臺灣蔥油餅或抓餅,層次豐富,煎得酥脆 單吃就很好吃,或夾咖哩餡料成為咖哩角(Paratha Roll) 馬鈴薯餡(Aloo Paratha)是我的最愛之一!飽足感十足。 杜薩 (Dosa) 南印度特色,用米和扁豆糊發酵製成,薄脆如可麗餅 通常包裹著香料馬鈴薯餡(Masala Dosa),搭配椰子酸辣醬和扁豆湯(Sambar) 口感超級特別!第一次吃可能會被它的大尺寸嚇到(比臉盆還大),但脆脆香香超好吃。 - 咖哩≠糊成一團: 印度咖哩的形態和風味差異極大!北印度的奶油咖哩(Butter Chicken, Murgh Makhani) 濃郁香滑,帶著番茄的酸和堅果的香;南印度的咖哩可能更水感一些,強調椰子、咖哩葉和芥末籽的風味;羊肉咖哩(Rogan Josh) 深邃厚重;菠菜乳酪咖哩(Palak Paneer) 則清爽又營養。印度咖哩和日式咖哩塊、泰式咖哩完全是不同的宇宙! 它是多種香料長時間燉煮、融合出的交響樂。點餐時別隻說“我要咖哩”,看看選單上的具體名稱,才能找到你的真愛。
- 燒烤的魅力 – 坦都裡(Tandoori): 坦都爐(Tandoor)是一種傳統的泥爐,溫度超高。肉類(最常見雞肉)、海鮮甚至蔬菜,先用優格和香料醃漬入味,再送入爐中烤制。出爐的坦都裡烤雞(Tandoori Chicken) 總是帶著誘人的橘紅色(來自薑黃和辣椒粉)和微微焦香,肉質多汁軟嫩,香料味深入骨髓!這是我最常推薦給第一次嘗試印度料理朋友的菜色之一,接受度通常很高。搭配綠色的薄荷優格醬(Mint Chutney)更是絕配!
臺中印度料理地圖:我的10傢俬藏推薦(附真實體驗)
在臺中吃了一圈,我覺得挑餐廳,口味正宗度、香料平衡感、用餐氛圍還有價格都是關鍵。以下這10家,是我經過多次拜訪(有些真的是常客了),真心覺得值得推薦的,涵蓋不同價位和風格。我會盡量把我知道的資訊都列清楚,希望對你有幫助!(臺中印度料理選擇真的越來越多元了!)
1. 香料共和國 (Spice Republic)

- 地址: 臺中市西區中美街 (靠近勤美誠品綠園道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, 17:30-21:30 (週一公休) 記得提前訂位!週末人超多。
- 價格區間: $$$ (主菜約 NT$350-550,烤餅類 NT$90-180,需加10%服務費) 算臺中印度料理中偏中高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
- 香料烤羊膝: 這個真的必點!羊膝燉煮到超級軟爛,輕輕一剝就骨肉分離,香料味完全滲透,卻沒有羊羶味(怕羊味的朋友也敢吃),醬汁濃郁到想舔盤子!配南餅絕了。
- 菠菜鮮蝦咖哩: 菠菜醬汁非常濃稠滑順,帶有獨特的清香,搭配新鮮彈牙的大蝦,口感平衡得很好。
- 奶油烤餅 (Plain Naan): 他們家的南餅水準很穩定,蓬鬆又有嚼勁,麥香十足,單吃或蘸咖哩都棒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我心目中臺中印度料理的精緻代表。環境舒適有設計感(帶點殖民風格?),服務很周到(加水很勤)。菜色調味非常細緻,香料層次豐富但不過於刺激,即使是辣度也處理得很圓潤。老闆(或主廚?)感覺對食材要求很高,羊肉品質尤其好。缺點是價格確實不便宜,份量不算特大(但用料實在),適合預算較寬裕或者想慶祝吃好一點的時候。想吃高質感的臺中印度料理,選這家不會失望。(小缺點:位置不多,真的要訂位!)
2. 塔塔小屋 (Tata Bistro) – 素食者的天堂!
- 地址: 臺中市西屯區福星路 (逢甲商圈巷弄內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5:00, 17:00-21:00 (週二公休) 夜市鬧中取靜的好地方。
- 價格區間: $$ (主菜約 NT$250-380,烤餅類 NT$80-120)
- 必點選單:
- 瑪莎拉杜薩 (Masala Dosa): 他們家的杜薩薄脆到驚人!邊緣像餅乾一樣酥脆,中間的香料馬鈴薯餡調味恰到好處。套餐搭配的椰子酸辣醬和扁豆湯(Sambar)都很道地。分量超大,一份就能飽。
- 奶油起司咖哩 (Paneer Makhani): 自制的印度乳酪(Paneer)口感紮實有彈性,浸泡在濃郁的番茄奶油醬汁裡,香氣撲鼻。不愛吃肉的朋友點這個就對了。
- 蔬菜咖哩角 (Vegetable Samosa): 外皮酥脆,內餡是香料馬鈴薯和豆子,香料味十足卻不油膩。作為開胃菜很合適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是一家純素食的印度餐廳!連蛋奶都沒有(Vegan)。味道非常棒,完全打破我對素食印度菜的刻板印象(不會只有一堆豆子糊糊)。香料運用大膽直接,南印度菜尤其出色。老闆是印度人,很熱情。店面不大但溫馨。最大的優點是:即使是肉食愛好者如我,吃完也完全不會想念肉! 價格合理,份量實在(杜薩真的巨大),在逢甲想吃點特別的素食或清爽一點的印度菜,這裡很棒。(小提醒:部分菜色辣度可能偏高,點餐時可先詢問。)
3. 喀拉拉廚房 (Kerala Kitchen)

- 地址: 臺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30, 17:00-21:30 (全年無休) 公益路上的好選擇。
- 價格區間: $$ (主菜約 NT$280-450,烤餅類 NT$70-130)
- 必點選單:
- 喀拉拉椰香咖哩魚 (Fish Curry with Coconut Milk): 這是南印度喀拉拉邦的特色!用椰奶、咖哩葉、芥末籽等燉煮,魚塊通常是鯛魚或鯰魚,肉質鮮嫩,醬汁帶有獨特的椰香和微酸,非常開胃下飯(或配餅)。
- 印度坦都裡烤雞腿: 烤得火候剛好,外皮微焦脆,雞肉多汁入味,香料醃漬得很透。是水準之上的坦都裡。
- 印度香料奶茶 (Masala Chai): 飯後必點!現場用香料和茶葉熬煮,不是粉泡的,香氣濃郁,甜度適中(可以調整),暖心暖胃。
個人評價介紹: 如果你想嘗試南印度風味的臺中印度料理,這裡是首選。整體調味比較清爽,運用大量椰奶、咖哩葉和芥末籽,和北印度濃郁的奶油風格很不同。老闆是印度喀拉拉邦人,口味很道地。餐廳環境乾淨寬敞明亮,服務親切。價位適中,CP值不錯。魚料理特別推薦!(個人小偏好:他們的薑黃飯也很香,可以點來配咖哩魚。)
4. 印渡風情 (Little India)
- 地址: 臺中市北區英才路 (靠近科博館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, 17:30-21:00 (週一公休)
- 價格區間: $$ (主菜約 NT$280-400,烤餅類 NT$80-120,套餐組合很划算)
- 必點選單:
- 香料羊肉咖哩 (Lamb Curry): 羊肉燉得軟爛,香料味濃郁但不嗆辣,醬汁很適合蘸餅吃。喜歡吃羊肉的一定要點。
- 蔬菜綜合拼盤: 包含咖哩角(Samosa)、蔬菜炸餅(Pakora)和脆薄餅(Papadum),一次吃到三種經典前菜,適合分享。
- 印度拉茶 (Teh Tarik): 現場表演”拉”茶,泡沫綿密,茶香和煉乳融合得很好,是經典的印度街頭飲品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老字號的臺中印度料理店了,生意一直很好。口味是經典的北印度家常風格,香料下得足,味道濃烈直接,很有”印度感”。老闆和店員都很熱情健談。我個人覺得他們的套餐(NT$350左右)非常划算,包含前菜、咖哩主菜、烤餅、飯和飲料,可以吃很飽。適合喜歡重口味、追求價效比的朋友。環境稍微嘈雜一點,但很有人情味。(坦白說:精緻度可能比不上香料共和國,但那種粗獷的滿足感很過癮!)
5. 泰姬瑪哈 (Taj Mahal Indian Restaurant)

- 地址: 臺中市西區華美街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00, 17:00-21:00 (週二公休?建議先電話確認) 比較低調但口味不錯的店。
- 價格區間: $$-$$$ (主菜約 NT$300-480,烤餅類 NT$90-150)
- 必點選單:
- 奶油雞肉咖哩 (Butter Chicken): 這是他們的招牌!醬汁濃郁滑順,帶著奶油和番茄的香甜,還有堅果的香氣,香料平衡得很好,拌飯或配烤餅都無敵。雞肉也嫩。
- 大蒜烤餅 (Garlic Naan): 蒜香濃郁,烤得酥脆,單吃就很棒,蘸奶油雞醬更是一絕。
- 印度烤酸奶 (Tandoori Chicken Tikka): 雞胸肉塊用坦都爐烤制,口感不會柴,香料味足,搭配洋蔥和檸檬,清爽不膩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店可能不是最顯眼的,但口味很紮實!老闆是印度人,感覺對料理很用心。奶油雞肉咖哩確實是我在臺中吃過數一數二好吃的版本,濃郁又不膩口,香料味不會蓋過食材本身。烤餅的品質也很不錯。環境樸實溫馨,座位不算多。價格稍高一點,但主菜的份量算大。想吃經典的北印度奶油咖哩,這裡值得一試。(注意:他們家的辣度標示比較”誠實”,點小辣可能就蠻有感的,怕辣的人要留意。)
6. 馬友友印度廚房 (Mayur Indian Kitchen) – 咖哩飯外帶專家!
- 地址: 臺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 (巷弄內)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00, 17:00-20:00 (週日公休) 中午上班族排隊名店。
- 價格區間: $ (咖哩飯套餐約 NT$150-200)
- 必點選單:
- 咖哩飯套餐: 任選一種咖哩主菜(雞肉/羊肉/蔬菜/綜合)+ 薑黃飯/Pulao飯 + 烤餅 + 飲料。 羊肉咖哩和綜合蔬菜咖哩都很受歡迎。
- 單點烤餅: 原味或奶油口味,現點現烤,熱呼呼的很好吃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絕對是臺中印度料理的”快餐”代表!主打快速、平價、好吃的咖哩飯套餐。非常適合上班族午餐或不想花大錢吃印度菜的時候。老闆(印度人)動作超快,飯點常常大排長龍。咖哩口味偏重(香料味濃、可能偏鹹一點),但非常下飯。烤餅雖然不是坦都爐烤的,但現煎的也很香Q。優點就是CP值爆表,快速解決一餐的好選擇! 想吃精緻環境或慢慢聊天的就別來了。(真心話:咖哩醬汁有時品質會有點波動,但大體上還是便宜好吃。)
7. 阿三哥印度料理 (ASAN Indian Cuisine)

- 地址: 臺中市北屯區文心路四段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00, 17:30-21:00 (週一公休) 有提供商業午餐。
- 價格區間: $$ (主菜約 NT$280-400,烤餅類 NT$80-120)
- 必點選單:
- 菠菜乳酪咖哩 (Palak Paneer): 菠菜泥非常細滑,和自制的印度乳酪(Paneer)很搭,吃起來清爽又健康的感覺(錯覺?),香料味溫和。
- 香料炒飯 (Vegetable Pulao): 飯粒粒分明,用印度香米(Basmati)炒制,帶著絲絲薑黃和香料香氣,單吃或配咖哩都好。
- 芒果酸奶 (Mango Lassi): 濃稠度適中,芒果味自然香甜,中和印度料理的辛辣感很有效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在北屯區算是口碑不錯的印度餐廳。口味整體來說是溫和派的北印度風格,香料用量適中,不會過於強烈或油膩,感覺比較符合臺灣人普遍的接受度。菠菜乳酪咖哩做得特別好。環境乾淨明亮,座位舒適。商業午餐的價格很實惠。適合家庭聚餐或初次嘗試印度菜的朋友,比較不容易踩雷。(個人觀感:如果你追求非常”衝擊性”的印度風味,這裡可能稍嫌溫和了點。)
8. 新德里印度餐廳 (New Delhi Indian Restaurant)
- 地址: 臺中市南區國光路(中興大學附近)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30, 17:00-21:30 (週二公休?建議先電詢)
- 價格區間: $$ (主菜約 NT$260-380,烤餅類 NT$70-110)
- 必點選單:
- 印度烤餅 (Roti/Naan): 他們家的烤餅種類不少,而且是傳統坦都爐烤的!餅皮香Q有嚼勁,帶有獨特的炭香。
- 咖哩雞肉 / 羊肉: 經典款口味紮實,香料味夠,醬汁濃稠度適中。屬於安全牌。
- 酸奶沙拉 (Raita): 用酸奶拌黃瓜、番茄、洋蔥,清爽解膩,搭配烤肉或重口味咖哩必備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中興大學附近的老店了,深受學生歡迎。口味是傳統北印度風格,調味直接,香料給得大方(但不一定複雜),價格親民。最大的亮點是他們的烤餅是用真正的坦都爐(Tandoor)現烤的! 這點在臺中很難得。口感確實比某些用平底鍋煎的更地道、更有嚼勁和香氣。想吃道地烤餅的臺中印度料理,這家很值得一試。環境比較家庭式,樸實無華。(小提醒:裝潢比較舊,但食物不錯吃,別被外表嚇跑。有時老闆心情寫在臉上?但食物還是實在的。)
9. 咖哩匠 (Curry Master) – 日式?印式?融合?小眾選擇
- 地址: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 (美術館綠園道附近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, 17:30-21:00 (週三公休)
- 價格區間: $$-$$$ (主菜約 NT$300-450)
- 必點選單:
- 香料燉牛頰肉咖哩: 牛頰肉燉到入口即化,醬汁融合了日式咖哩的甜潤和印度香料的深度,創意十足。
- 印式香料烤蔬菜: 多種蔬菜用印度香料烤制,健康又美味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比較特別,名字像日式,但老闆(或主廚?)似乎有印度料理的背景。我覺得它是走融合路線,結合了日式咖哩的溫和甜潤與印度香料的複雜度。口味獨特,不會太沖,食材選用感覺比較講究(如牛頰肉)。環境很舒服,適合美術館逛完來吃飯。如果你想嘗試點不一樣的、不那麼”純正”但好吃的咖哩風味,這裡可以試試看。 傳統印度菜愛好者可能會覺得不夠道地,但換個角度品嚐也不錯。(個人看法:是好吃的,但定位有點模糊,價格稍高,適合想嚐鮮的人。) 也算廣義的臺中印度料理探索啦!
10. 印度先生 (Mr. India) – 道地小店風
- 地址: 臺中市西屯區河南路二段 (不太好找,導航要仔細)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30, 17:00-21:00 (週一公休) 建議打電話確認,有時會變動。
- 價格區間: $$ (主菜約 NT$250-380,烤餅類 NT$70-100,價格樸實)
- 必點選單:
- 薑黃羊肉飯 (Lamb Biryani): 招牌菜!用印度長米、香料、羊肉、番紅花等層層疊加燜煮而成,香氣十足,羊肉量不少且燉得軟嫩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印度香飯。
- 瑪莎拉豆咖哩 (Chana Masala): 鷹嘴豆燉煮入味,香料味濃郁,是經典的素食咖哩選擇。
- 脆薄餅 (Papadum): 餐前免費提供,薄脆鹹香,開胃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隱藏在巷弄裡的樸實小店,老闆是印度人,非常親切。口味非常道地家常,香料運用很純正,感覺就像在印度朋友家吃飯。薑黃羊肉飯是招牌,味道濃郁正宗,份量也夠。烤餅也是坦都爐烤的,有炭火香。價格很實惠,CP值高。缺點是位置有點難找,環境就是簡單小吃店的樣子,沒有華麗裝潢。想吃最接地氣、最道地家常風味的臺中印度料理,這裡很棒!(溫馨提示:不介意環境簡陋、追求純正口味和人情味的,會喜歡這裡。)
臺中印度料理實用小撇步 & 我的真心話
吃了這麼多家,總結一些心得給你參考:
- 辣度是關鍵!: 印度菜的辣度標示很玄。我自認很能吃辣,但有時候點”中辣”就被辣到冒汗(尤其是南印度菜)。大部分餐廳都接受調整辣度(從完全不辣到印度辣),點餐時務必主動告知你能接受的辣度範圍! 保守點總沒錯,尤其第一次去某家店時。問一句:”小辣大概是多辣?” 通常店員會解釋。
- 勇敢嘗試用手吃餅! 真的,體驗不一樣!(記得先洗手!)用手撕開溫熱的烤餅,蘸上滿滿的咖哩醬汁送入口中,那種溫度和觸感帶來的滿足感,是筷子或刀叉無法比擬的。別怕髒,餐廳都有洗手的地方。試試看,這才是正宗的吃法!(當然,用刀叉也完全沒問題啦!)
- 善用醃菜和醬料 (Pickles & Chutneys): 印度餐桌上總少不了幾碟小東西:酸甜的芒果醃菜(Mango Pickle)、清爽的薄荷優格醬(Mint Chutney)、香甜的羅望子醬(Tamarind Chutney)。別忽略它們!一小口醃菜可以重置味蕾,緩解辣度;醬料則能讓烤肉或烤餅的風味更上一層樓。大膽嘗試搭配,很有趣!
- 香料奶茶 (Masala Chai) 是完美句點: 吃完香料大餐,一杯熱騰騰、帶著薑、豆蔻、肉桂等香氣的香料奶茶下肚,真的是完美的收尾。它暖胃解膩,讓整頓飯的體驗更完整。大部分餐廳都有,一定要點一杯試試!
- 哪裡買香料? 愛上印度味後,也想自己在家煮?臺中幾家大的進口食品超市(如Jasons、裕毛屋)能找到一些基礎印度香料(薑黃粉、孜然粉、香菜籽粉、小荳蔻等)。不過,更齊全的選擇,建議直接上網找專門進口印度食材的網店(像是”印度先生香料鋪”、”香料咖哩屋”等),或是親自跑一趟臺北的”番紅花”、”印度尼西亞商店”等實體店(選擇更多)。自己買香料調配馬薩拉,是另一個有趣的坑啊!(笑)
- 配餐飲料選擇:
- Lassi (酸奶飲): 原味、甜味(加糖)、鹹味(加鹽和小茴香)、水果味(芒果最常見)。濃稠解辣,是我的最愛!
- Masala Chai (香料奶茶): 必點熱飲!
- 印度啤酒 (Kingfisher等): 冰涼解渴,搭配燒烤類或重口味咖哩很爽快。
- 礦泉水/汽水: 最安全的選擇。
- 慎點氣泡水! 我個人經驗是,氣泡水有時會跟濃烈的香料味產生衝突,喝起來怪怪的… 不如喝水或Lassi。
你問我答:關於臺中印度料理的常見疑問 (Q&A)
Q1: 臺中哪裡有好吃的素食印度料理?
A1: 素食者真的有很多選擇!印度料理本身就很多素食經典菜。除了上面推薦的 “塔塔小屋(Tata Bistro)” 是純素(Vegan)專門店 外,其他推薦的印度餐廳也都有豐富的素食選項,例如:
- 各種豆子咖哩 (Dal Makhani – 奶油扁豆咖哩, Chana Masala – 鷹嘴豆咖哩)
- 菠菜乳酪咖哩 (Palak Paneer)
- 蔬菜咖哩 (Mixed Vegetable Curry)
- 各種蔬菜咖哩角 (Samosa) 和炸餅 (Pakora)
- 杜薩 (Dosa, 通常搭配素餡)
- 香料飯 (Pulao) 和南餅 (Naan)
點餐時告知不吃肉、蛋、奶(如果需要純素),店員通常都能明確指引。臺中印度料理對素食者相當友善!
Q2: 我完全不敢吃辣,可以去吃印度料理嗎?
A2: 絕對可以! 印度料理的”辣”只是其中一個維度,而且很多辣是可以調整甚至完全去除的。關鍵在於點餐時一定要 “明確告知店員你完全不吃辣” (No Spicy / No Chilli / 完全不辣)。請店員推薦完全不辣的菜品,並再次確認廚師會特別處理。以下是比較安全的選擇:
- 奶油雞肉咖哩 (Butter Chicken):通常本身不辣或甜味主導,但務必確認。
- 菠菜乳酪咖哩 (Palak Paneer):這道本身辣度通常不高,強調菠菜清香。
- 奶油扁豆咖哩 (Dal Makhani):濃郁香甜,通常不辣。
- 原味南餅 (Plain Naan)、大蒜烤餅 (Garlic Naan)、奶油烤餅 (Butter Naan)
- 香料飯 (Pulao):通常是溫和的薑黃和香料香氣。
- 芒果酸奶 (Mango Lassi):甜甜的,解辣(雖然你不辣)。
放心大膽地告知你的需求,臺中印度料理的店家大部分都很樂意調整!
Q3: 臺中印度料理的價格範圍大概如何?人均預算要抓多少?
A3: 價格範圍其實挺廣的,從平價快餐到精緻餐廳都有:
- 超值快餐型 (如:馬友友印度廚房): 咖哩飯套餐 NT$150-200 就能吃飽。人均約 NT$200。
- 中等價位家常餐廳 (如:印渡風情、阿三哥、新德里、印度先生): 點一份主菜咖哩 + 一份烤餅 + 飲料,大概 NT$400-600。套餐通常更划算。人均約 NT$400-600。
- 中高價位精緻餐廳 (如:香料共和國、泰姬瑪哈): 單點主菜可能 NT$350-550,加上烤餅、前菜、飲料,人均很容易到 NT$700-1000 或更高(尤其有服務費)。
- 純素專門店 (塔塔小屋): 價格合理,一份主食+烤餅+醬料約 NT$300-450。人均約 NT$400-500。
一般來說, “抓人均 NT$400-800” 是比較安全且能吃得不錯的預算範圍,具體取決於你選擇的餐廳檔次和點餐內容。午餐時段通常比較便宜或有商業午餐。探索臺中印度料理豐儉由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