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來碧山巖是七年前的雨天,濕漉漉的石階差點讓我打退堂鼓。如今,這座臺北近郊的信仰中心與觀光勝地,成了我煩躁時就想上來透口氣的老地方。碧山巖,或者你更習慣叫它「開漳聖王廟」,絕對不只是一個拜拜的廟宇這麼簡單。讓我這個跑了十幾趟的老鳥,帶你避開人潮、吃對東西、看對風景,挖出那些網路攻略常忽略的真實體驗。
碧山巖位於內湖忠勇山腰,主祀開發福建漳州的民族英雄陳元光(開漳聖王)。從清朝乾隆年間就有信徒祭祀,現在的廟宇建築氣勢恢宏,融合傳統閩南風格與現代工藝,金碧輝煌又不失莊嚴。說它是廟,不如說是信仰、文化、藝術與自然景觀的超級綜合體。站在廟前平臺,整個臺北盆地盡收眼底,天氣好時連101都看得一清二楚,這份遼闊感,是都市叢林裡難得的奢侈。對我來說,碧山巖的魅力在於它的包容性——虔誠的信眾、愛拍照的網美、想運動的登山客、純粹看風景的家庭,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。
目錄
門票資訊:免費但有隱藏成本?
說到錢,這點碧山巖真是佛心!入廟參拜、欣賞建築、遠眺風景,通通免收門票!完全開放式空間,隨時想來吸收正能量、看看臺北天際線都行。免費景點在臺北真的不多了,光這點就值得按個讚。
不過啊,老實說,免費的背後還是有點「隱藏成本」要留意:
- 停車費: 開車上山的話,廟方附設的停車場是要收費的。小型車平日每次60元,假日變成80元(以次計費,停整天也是這個價)。別像我第一次傻傻停山下走上去,腿痠到想罵人。
- 香油錢: 拜拜心誠則靈,但若想點光明燈、安太歲或添點香油錢隨喜做功德,這就看個人心意了。廟裡有明確標價(像安太歲600元/年),完全不會強迫。
- 餐飲/伴手禮: 山上小吃、特色點心、奉茶,或是帶點文創小物、平安符當紀念,這些就看你想不想掏腰包了。
總體而言,碧山巖作為一個主要景點,入場完全免費這點,絕對是它吸引大批遊客的一大優勢。只要把交通和可能的餐飲費用考慮進去就好。
交通資訊:上山方式大比拼!哪種最省力?
要上碧山巖,方法不少,各有優缺點,我每種都試過,心得滿滿:
1. 自行開車/騎車:
- 路線: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。導航設定「碧山巖」或「碧山路24號」即可。從內湖區金龍路轉碧山路一路上山。
- 優點: 時間彈性,想停就停(但山路狹窄,非停車場別亂停)。
- 缺點: 假日車爆多!山路蜿蜒會車要小心。停車位有限,尤其假日一位難求,常要排隊等很久。停車費如前所述(小型車平日60元/次、假日80元/次)。
- 老實說: 除非你非假日一早衝,或對自己開山路的技術很有把握,否則假日開車上山真是自找麻煩。我有次卡在半山腰動彈不得,比走路還慢。
2. 大眾運輸 + 步行:
- 路線: 這是多數人的選擇。
- 捷運文湖線到「內湖站」1號出口。
- 轉乘小2區間公車(終點站就是碧山巖)或小2公車(終點白石湖,會經過碧山巖入口)。
- 在小2區間終點「碧山巖(停車場)」下車;搭小2則在「碧山巖」站下車。
- 優點: 省去找停車位麻煩,也不怕塞車。費用便宜(捷運+公車一段票)。
- 缺點: 小2區間班次較少(約30-60分鐘一班),小2班次多些但下車點離廟門還需爬一小段陡坡(約10-15分鐘,稍微考驗腳力)。假日等車人龍可能很長。
- 真心話: 這是最推薦的方式,尤其對外地遊客。記得查好公車時刻表(可用臺北等公車APP),並穿好走的鞋!每次等車時聽到有人抱怨爬坡,都想告訴他們上面風景值得啦!
3. 大眾運輸 + 廟方接駁車 (假日限定):
- 路線: 週六、日及國定假日才有的隱藏版福利!
- 同樣搭小2或小2區間公車到「觀光草莓園」站(小2下車點)或「碧山巖(停車場)」站(小2區間下車點)。
- 在指定站點(通常是公車下車處附近)等碧山巖提供的免費接駁小巴上至廟前廣場。
- 優點: 完全省掉爬坡的辛苦!免費!
- 缺點: 僅限假日行駛,班次有限(約20-30分一班),需排隊等候。
- 重要提醒: 這服務有時段限制(通常約09:00-17:30,建議上山前再看廟方公告確認),下車時看清回程接駁點在哪。能搭到真的賺到!
4. 登山步道: 對登山愛好者來說,走白石湖吊橋、圓覺寺步道、忠勇山步道上來也是熱門路線,沿途林蔭茂密,但請評估自身體力,這就不是輕鬆路線了。
| 交通方式 | 適用物件 | 優點 | 缺點 | 費用 | 推薦指數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自行開車/騎車 | 駕車者、家庭 | 時間彈性 | 假日塞車、停車位難尋、山路狹窄 | 停車費(小車平日60元/假日80元)+油資 | ⭐⭐☆☆☆ |
| 公車+步行 | 揹包客、一般遊客 | 省停車麻煩、費用低 | 公車班次少、下車後需爬坡(小2) | 捷運+公車約30-50元 (悠遊卡) | ⭐⭐⭐⭐☆ |
| 公車+接駁車(假日) | 不想爬坡者、長輩 | 完全免爬坡、免費接駁 | 僅假日營運、需排隊等車、班次較少 | 捷運+公車約30-50元 (悠遊卡) | ⭐⭐⭐⭐⭐ |
| 登山步道 | 登山愛好者 | 運動健身、體驗山林 | 耗時耗體力、不適合所有人 | 無 | ⭐⭐⭐☆☆ |
必去景點:不只拜拜!這些點沒拍到就白來了
碧山巖的精彩,藏在廟宇本身與周邊的各個角落。別只在大殿拜完就走,以下這些點,是我每次帶朋友來必訪的:
- 開漳聖王殿: 核心中的核心!殿堂金碧輝煌,供奉主神開漳聖王。雕樑畫棟、精緻的斗拱藻井,抬頭看會眼花繚亂。靜下心來感受那份肅穆莊嚴,或者單純欣賞傳統建築工藝之美都值得。空氣中總飄著淡淡的檀香味,很能沉澱心靈。我習慣點柱清香,不為求什麼,就是一份心安的儀式感。
- 無敵觀景平臺: 這絕對是碧山巖人氣最高的地方!廟前寬闊的平臺,毫無遮蔽地面向臺北盆地。白天看城市天際線與基隆河蜿蜒,天氣通透時連關渡平原都能盡收眼底。夕陽時分,天空染上橘紅色調,搭配華燈初上的點點燈火,浪漫指數破錶。晚上更是欣賞臺北夜景的絕佳地點,萬家燈火猶如地上的星空。記得帶相機!上次手機沒電,錯過火燒雲美景讓我捶心肝一週。
- 純白觀音像步道: 從廟的最右側(面對大殿的右手邊)往下走,會發現一條清幽的階梯步道。沿著步道往下,會看到一尊巨大的純白觀音石像佇立林中,法相慈祥莊嚴。步道兩旁綠意盎然,蟲鳴鳥叫,氣氛寧靜祥和,與主殿平臺的喧鬧形成對比。很適合想暫時遠離人群,沉澱心情的地方。坐在步道旁的石椅上發呆,是我放空的小秘境。
- 精緻剪黏藝術: 碧山巖的屋頂和牆面絕對是藝術寶庫!仔細看那些華麗的裝飾,都是傳統的「剪黏」藝術(用彩色瓷片、玻璃剪裁黏貼而成)。故事人物、花鳥蟲魚、祥禽瑞獸,每個細節都栩栩如生,色彩鮮艷飽滿。我尤其喜歡正殿屋脊上的雙龍搶珠和人物故事,每次看都能發現新細節。廟方維護得很用心,即使歷經風雨依然光彩奪目。這可是臺灣傳統寺廟工藝的極致展現!
- 櫻花步道(季節限定): 如果春天(約2月底至3月)到訪,廟宇後方通往忠勇山的步道兩旁,種植了不少櫻花樹(主要是山櫻花和吉野櫻)。櫻花盛開時,粉紅花海點綴著古樸的廟宇,是別具風情的畫面。不過花期短暫,人潮洶湧,想拍美照要碰運氣並趁早來。去年趕上花季尾聲,花瓣雨飄落肩上的瞬間,覺得早起很值得。
- 財神殿、文昌殿、月老殿: 除了主神,廟裡也有其他專司不同領域的神明。財神殿總是人氣旺(誰不想求財?),文昌殿吸引考生和家長,月老殿則是年輕男女熱門打卡點。各殿的籤詩據說很靈驗(但我個人沒特別求過),有興趣可以試試看。

- 觀景平臺視野: 白天城市景觀 / 夕陽晚霞 / 璀璨夜景 (三個時段不同風情)
- 廟宇建築細節: 屋脊剪黏藝術 / 精緻斗拱藻井 / 龍柱雕刻 (記得拍特寫!)
- 純白觀音像: 步道幽靜氛圍 + 莊嚴觀音像 (適合空靈感照片)
- 櫻花步道(季節限定): 櫻花與廟宇的結合 (春天限定美景)
- 特色殿宇: 財神殿、月老殿等香火鼎盛畫面 (展現信仰文化)
附近景點:順遊內湖山線精華
爬完碧山巖還意猶未盡?內湖山線一帶其實超好玩!這些鄰近景點,是我覺得搭配碧山巖一日遊最順暢的選擇:
📍 白石湖吊橋
- 介紹: 一座漂亮的紫色吊橋,橫跨山谷,連結碧山巖與白石湖社群。長度約116公尺,龍骨造型相當獨特,走在上面微微搖晃很有趣(但很穩固,別怕)。橋上視野開闊,能欣賞山谷綠意。
- 地址: 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24號旁 (碧山巖停車場旁即是入口)
- 交通: 從碧山巖步行1分鐘就到!逛完廟直接走過去超方便。
- 營業時間: 全天候開放 (夜間有燈光,但光線較暗,白天走較安全也拍照美)
📍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
- 介紹: 過了白石湖吊橋就是囉!這裡是臺北近郊的農園聚落,以草莓園著名(11月到隔年4月是產季)。除了採果體驗,還有許多特色農家餐廳、咖啡廳、小農市集(賣當季蔬果、農產品)、花卉園區(如百合花、繡球花等季節花卉)。步道完善(如春秋步道、古椎埤步道),適合輕鬆散步,感受田園風光。我喜歡找間景觀咖啡廳坐下來放空。
- 地址: 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38號等 (白石湖社群一帶)
- 交通: 從碧山巖走過白石湖吊橋即達。或搭乘小2公車至「觀光草莓園」或「白石湖休閒農業區」站下車。從碧山巖走去約10-15分鐘。
- 營業時間: 各農園、餐廳、店家營業時間不一,通常約09:00-17:00或更晚(餐廳),出發前最好查一下目標點資訊。採草莓要事先預約或現場詢問農家。
📍 圓覺瀑布/圓覺寺步道
- 介紹: 這是一條相對親民的登山健行路線。從圓覺寺(寧靜古剎)出發,沿著步道下行,會經過小溪、林蔭,最終抵達圓覺瀑布(雖然規模不大,但環境清幽)。步道多為石階,樹蔭多,走起來舒適,適合想稍微動動筋骨、享受森林浴的人。跟碧山巖的開闊感完全不同,是另一種綠意盎然。
- 地址: 步道入口近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三段 (圓覺寺、大湖街131巷底)
- 交通: 需另外前往。可搭公車(如247、267、553、小2等)到「大湖公園」或「大湖」站,再步行約15-20分鐘至圓覺寺或鯉魚山步道口。開車可停大湖公園附近停車場。離碧山巖稍有距離,建議專程安排或開車移動。
- 營業時間: 步道全天開放。圓覺寺參觀時間請尊重寺方規定(通常白天開放)。
📍 大溝溪親水公園/圓覺鯉魚山步道
- 介紹: 位於大湖公園旁。大溝溪親水公園地勢平坦,有大片草坪、溪流淺灘,超適合野餐、蹓小孩、蹓狗(請注意相關規定)。接著可連線圓覺鯉魚山步道,步道難度不高,視野也不錯,可以看到大湖公園、捷運列車穿梭的景象。是輕鬆的郊山選擇。週末草地上滿是野餐墊,很有生活感。
- 地址: 臺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底 (近葉氏祖廟)
- 交通: 捷運文湖線「大湖公園站」1號出口步行約5-10分鐘即達親水公園。鯉魚山步道入口也在附近。距離碧山巖較遠,需搭公車(如小2下山轉車)或開車移動。
- 營業時間: 公園區域全天開放。步道也全天候開放。
📍 忠勇山
- 介紹: 如果你體力充沛又想挑戰小百嶽(標高327公尺),碧山巖後方步道往上走約30-40分鐘即可登頂忠勇山。山頂有「碧山巖」的開山祖廟(較小較古樸)和蔣中正銅像(歷史印記),視野比碧山巖平臺更高、更開闊。適合喜歡登山健行的人。山頂風大,但看出去的風景很療癒爬山後的痠痛。
- 地址: 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
- 交通: 直接從碧山巖廟宇後方的登山步道起登即可。無需再移動。
- 營業時間: 步道全天開放。

必吃美食:廟口小吃與周邊驚豔味
爬完山、拜完廟,肚子肯定咕咕叫。碧山巖周邊的美食選擇比你想像的多,而且頗有特色:
📍 碧山巖廟內/廟口小吃:
- 平安湯圓/甜粥(免費奉茶): 廟方常會在特定區域提供免費的熱茶,有時甚至是甜甜的桂圓紅棗茶或簡單的甜湯圓(通常是慶典或特定日子),爬上來喝上一碗甜甜熱熱的,暖心又暖胃。記得隨喜功德。冬天喝到一碗,幸福感瞬間提升。
- 小吃攤車: 廟前廣場或停車場旁,常會有幾攤賣傳統小吃的攤車,像是:
- 大腸包小腸: 經典臺灣味,炭烤香腸搭配糯米腸,香氣十足。爬完山吃這個特別滿足!
- 草仔粿/菜包: 傳統客家米食,外皮Q彈,內餡鹹香(蘿蔔絲、鹹綠豆等),熱熱吃很棒。
- 烤香腸/米腸: 簡單但香氣逼人,解餓首選。
- 飲料(青草茶、冬瓜茶): 清涼解渴的古早味飲品。
- 心得: 價格比山下稍貴一點點(畢竟是山上),但還在可接受範圍。口味就是傳統小吃,肚子餓時特別美味。選擇不多,但求個方便快速。上次買的草仔粿意外好吃,皮很Q。
📍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美食:
走過吊橋到白石湖社群,選擇就豐富多了!這裡主打在地食材與田園風光:
- 特色農家餐廳:
- 野菜料理: 許多餐廳提供以當季新鮮野菜、自家種植蔬果入菜的套餐或合菜。像是炒山蘇、過貓、地瓜葉、山藥等,簡單炒就鮮甜。推薦試試看「樹番茄」料理,味道很特別。
- 放山雞/土雞料理: 白斬雞、三杯雞、燒酒雞等,雞肉口感扎實有彈性。人多可以點一隻來吃。
- 山產料理: 部分餐廳有提供山羌(合法飼養)、鹿肉等特色菜餚(點餐前最好先確認來源)。
- 景觀咖啡廳: 是白石湖一大特色!找間視野好的咖啡廳坐下,點杯咖啡、簡餐或下午茶(鬆餅、蛋糕),俯瞰山谷美景,非常愜意。例如「穠舍田園咖啡」、「石崁黃家農場」的景觀都很不錯。
- 草莓製品(產季限定): 草莓季時,除了採草莓,農家也會販售新鮮草莓、草莓冰淇淋、草莓香腸、草莓果醬、草莓酒等各種創意草莓製品。草莓冰淇淋是小朋友的最愛。
- 在地農產品: 小農市集或店家會販售當季蔬果、蜂蜜、手工醬料(豆腐乳、剝皮辣椒)、茶葉等,可以買回家當伴手禮。
- 真心推薦: 比起廟口小吃,我更推薦在白石湖找間喜歡的餐廳或咖啡廳坐下來好好吃一頓,享受風景與美食結合的樂趣。價格中等,但環境和食材新鮮度值得。坐在戶外座位吹風看景,這錢花得很舒服。

| 型別 | 推薦品項 | 特色/亮點 | 大約地點 | 個人評價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廟口小吃 | 大腸包小腸、草仔粿 | 方便快速、爬山後補充熱量快 | 碧山巖廣場/停車場附近 | ⭐⭐⭐☆ (解饞OK) |
| 奉茶/點心 | 免費甜湯圓、桂圓紅棗茶 | 暖心、感受廟方人情味 | 碧山巖廟內特定區域 | ⭐⭐⭐⭐⭐ (人情味無價) |
| 農家野菜 | 炒山蘇、過貓、樹番茄料理 | 食材新鮮、在地特色、清爽 |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餐廳內 | ⭐⭐⭐⭐☆ (健康原味) |
| 土雞料理 | 白斬雞、三杯雞 | 肉質扎實、風味佳 |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餐廳內 | ⭐⭐⭐⭐☆ (聚餐推薦) |
| 景觀下午茶 | 咖啡、水果茶、鬆餅 | 無敵景觀、悠閒放鬆 | 白石湖景觀咖啡廳 | ⭐⭐⭐⭐⭐ (賣點是環境) |
| 草莓製品 | 草莓冰淇淋、新鮮草莓(產季) | 季節限定、在地直送 | 白石湖草莓園/農家市集 | ⭐⭐⭐⭐☆ (季節性強) |
附近住宿:山上留宿?山下選擇更實際
我知道有人會想:「哇,碧山巖夜景這麼美,附近有住宿可以看整晚嗎?」嗯... 現實是殘酷的。碧山巖和白石湖一帶是農業區與宗教聖地,並沒有緊鄰的觀光飯店或民宿。想在山上過夜體驗寧靜,選擇幾乎是零。
但別擔心!想安排內湖一日遊或多日遊,山下的住宿選擇就豐富多了,交通也便利(通常搭捷運+公車就能上碧山巖):
📍 內湖捷運站周邊商旅
- 介紹: 這是最方便也最主流的選擇。內湖站是文湖線重要站點,也是轉乘小2、小2區間公車上碧山巖的起點。周邊有許多連鎖商務旅館、設計旅店(如:凱旋酒店、雀客旅店內湖館、綠蒂飯店、內湖香城飯店等)。優點是交通超便利(捷運+公車轉乘一次搞定),生活機能好(附近有餐廳、便利商店、賣場)。房間品質穩定,乾淨舒適,適合講求效率的旅客。晚上想逛逛或吃宵夜也方便。
- 地址: 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、成功路四段等周邊巷弄(鄰近捷運內湖站)。
- 交通: 搭乘捷運文湖線至「內湖站」1號出口即達主要旅館聚集區。從旅館步行至內湖站公車站(轉乘小2、小2區間)只需1-5分鐘。開車者需留意旅館停車位供應狀況(多數有,但可能收費或有限)。
- 營業時間: 各旅館櫃檯通常24小時服務,入住時間約下午3點後,退房時間中午12點前(依各飯店規定)。
📍 大直美麗華商圈星級飯店
- 介紹: 大直地區聚集了多家高檔五星級飯店(如:維多麗亞酒店、萬豪酒店、臺北美福大飯店、英迪格酒店等)。環境精緻,設施完善(游泳池、健身房、高階餐廳),服務頂級。適合預算充足、追求高品質住宿體驗,或計劃連同美麗華摩天輪、樂群公園、基隆河畔一起遊玩的旅客。距離碧山巖稍遠(需搭公車或轉乘),但離市區其他景點(如故宮、士林夜市)相對方便。
- 地址: 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、敬業三路、敬業四路等(大直重劃區)。
- 交通: 離最近的捷運站是文湖線「劍南路站」。從飯店前往碧山巖,可步行至劍南路站搭公車(如藍20、紅3等需轉乘),或直接搭計程車/Uber上山較方便(車程約10-15分鐘)。飯店通常提供代叫車服務。
- 營業時間: 同上述星級飯店規範,櫃檯24小時服務。
📍 南港展覽館/軟體園區周邊商旅
- 介紹: 南港是臺北新興發展區域,也有不少商務飯店和連鎖旅館(如:臺北六福萬怡酒店、南港老爺行旅、中信飯店南港館等)。優點是鄰近南港展覽館、捷運板南線/文湖線轉乘站(南港展覽館站),交通樞紐位置便利。房價有時比內湖站周邊更具競爭力。但前往碧山巖需要搭捷運到內湖站再轉公車,路程時間較長(捷運約10-15分鐘+公車約20-30分鐘上山)。
- 地址: 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、南港路三段等周邊。
- 交通: 搭乘捷運板南線或文湖線至「南港展覽館站」。前往碧山巖需先搭文湖線至「內湖站」1號出口,再轉乘小2或小2區間公車。開車者同樣需注意飯店停車位。
- 營業時間: 依各飯店規定。

| 住宿區域 | 主要型別 | 優點 | 缺點 | 前往碧山巖便利性 | 適合物件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內湖捷運站周邊 | 商務旅館、設計旅店 | 交通最便利 (轉乘公車一次搞定)、機能佳 | 價格中等偏高、較商業化 | ⭐⭐⭐⭐⭐ (公車直達) | 重視效率的自由行旅客 |
| 大直美麗華商圈 | 五星級豪華飯店 | 住宿品質頂級、環境優美、設施完善 | 價格高昂、離碧山巖稍遠、需轉乘/計程車 | ⭐⭐☆☆☆ (需轉乘或搭計程車) | 預算充足、追求奢華體驗 |
| 南港展覽館周邊 | 商務旅館 | 房價可能較低、交通樞紐位置 | 距離碧山巖最遠、需多次轉乘 | ⭐☆☆☆☆ (捷運+公車轉乘耗時) | 預算有限、需利用板南線者 |
| 碧山巖/白石湖山上 | 幾乎沒有 | N/A | 無正式旅宿 | N/A | N/A |
注意事項:資深旅人的良心提醒
去碧山巖玩很愉快,但有些小細節不注意,可能會壞了興致。這是我多次踩雷換來的經驗談:
- 穿對鞋子是王道! 無論是爬廟前階梯、走白石湖吊橋,或是探索附近步道,一雙好走、防滑的運動鞋或休閒鞋絕對是必備。高跟鞋、涼鞋、拖鞋真的不適合!上次看到有人穿高跟鞋爬樓梯,表情痛苦到不行。相信我,腳痛真的會毀掉所有好心情。
- 防曬/防雨不可少: 碧山巖觀景平臺毫無遮蔽!夏天太陽毒辣,帽子、太陽眼鏡、防曬乳一定要準備齊全。冬天風大,記得帶防風外套。臺北天氣多變,隨身帶把輕便摺疊傘(遮陽擋雨兩用)最保險。我曾經在平臺被午後雷陣雨淋成落湯雞,現在包包裡永遠有傘。
- 拜拜禮儀要注意: 碧山巖是莊嚴的宗教場所。進入廟殿內請保持肅靜,勿大聲喧嘩。拍照盡量避免開閃光燈直射神像(尤其正在進行儀式時)。衣著宜整齊端莊,避免過於暴露(無袖背心、短褲短裙沒問題,但超短熱褲或細肩帶小可愛可能稍顯不敬)。想拍攝內部細節,最好先詢問一下廟方人員。看到拿香走動的人,稍微禮讓一下。
- 停車惡夢(特別是假日): 強烈建議不要開車上山!尤其週末假日,上山車道窄小,車流量大,塞車是常態。廟方停車位有限,等停車位可能耗掉你半小時以上。最好選擇大眾運輸+步行或接駁車。開車的話,請做好「排隊、塞車、找不到車位」的心理準備。上次假日上山,光等停車位就花了40分鐘,火氣都上來了。
- 公車班次要掌握: 小2區間車班次較少(約30-60分鐘一班),小2班次多些但下車點需爬坡。務必先用「臺北等公車」之類的APP查好時刻表再行動,避免在站牌傻等太久。錯過一班,有時真的會等到天荒地老。
- 補給點有限帶點水: 山上雖然有小吃攤和咖啡廳,但選擇不像市區多,價位也稍高。建議揹包裡放瓶水和一點小零食補充體力,特別是要走步道的人。碧山巖廟內有飲水機可補充。夏天爬山水分流失快,沒水喝真的很痛苦。
- 留意開放時間: 碧山巖廟區本身幾乎是24小時開放(觀景平臺隨時可去),但大殿內部可能有夜間關閉時間(約晚上9點後),太晚去就只能看夜景無法入內參拜了。廁所、小吃攤、咖啡廳、接駁車等都有其營業時段(通常最晚到下午5-6點,餐廳咖啡廳可能到晚上),安排行程時要注意。上次晚上想喝咖啡,發現店家都打烊了。
- 防蚊措施: 山上、步道、白石湖農園區域,蚊子少不了!特別是在林蔭處或傍晚時分。隨身攜帶防蚊液或貼片,噴好噴滿才能安心看風景。我可不想當蚊子的大餐。
- 垃圾不落地: 山上清運不易,請務必發揮公德心,將自己的垃圾帶下山或丟進垃圾桶(請做好分類)。美麗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。看到亂丟垃圾的人,真的很想叫他撿起來!

Q&A:關於碧山巖,你想知道的那些事
Q1:碧山巖看夜景最好的時間和季節?
A:夜景隨時美,但天黑後約1小時(華燈初上時)最迷人。季節首推秋冬季(10月-3月),天氣穩定、空氣較通透,少霧霾,能見度高,拍夜景成功率也高。夏天雨多潮濕,容易起霧或下雨打亂計畫。上次秋天來,夜景清晰到連遠方的建築輪廓都看得見。
Q2:去碧山巖拜拜,有什麼特別的禁忌或規矩嗎?
A:基本上遵循一般廟宇禮儀即可:入殿脫帽、保持安靜、勿對神像指指點點或開閃光燈直拍。碧山巖主祀開漳聖王(陳聖王),心誠則靈。特別注意廟內有許多精緻木雕與彩繪,請勿觸控或攀爬。供品可帶鮮花、水果(記得洗淨),廟裡也有販售金紙香燭(隨喜添香油錢即可)。
Q3:帶長輩或小孩去碧山巖會不會很吃力?
A:對行動較不便的長輩或幼兒,交通是關鍵!強烈推薦利用假日的免費接駁小巴(在觀光草莓園站或碧山巖停車場站搭),直接送到廟前平臺,免去爬坡辛苦。平臺本身寬敞平坦,輪椅或推車可輕鬆活動(大殿需爬幾階樓梯)。若要走到後方觀音像步道或白石湖,則需評估階梯是否適合。接駁車真的救了帶爸媽出遊的我!
走了這麼多趟碧山巖,它對我來說早已不只是個景點。有時心情煩悶,開車上山靜靜看夜景,煩惱似乎也隨著山風飄遠了些;有時帶外地朋友來,看他們被眼前遼闊景色震撼的表情,心裡也跟著得意。這裡的香火、風景、小吃,甚至是爬坡時的喘息,都成了屬於臺北生活的獨特記憶點。下次如果你也來碧山巖,不妨放慢腳步,細看屋頂的彩瓷,坐在平臺吹吹風,或者走一趟清幽的觀音步道,也許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動。碧山巖的魅力,值得你親自來體會。